從花蚊子談登革熱的風險

本文已影響2.99W人 

蚊子的學名爲“白紋伊蚊”,其蚊體中小型、黑色,有銀白色斑紋,因此也被稱爲“花斑蚊”,是我國傳播登革熱的主要媒介。花蚊子吸吮登革熱病人血液後,病毒即在蚊體內的唾液腺及神經細胞中大量複製,兩週後即能傳播本病。

從花蚊子談登革熱的風險

花蚊子感染登革熱病毒後不但可終生攜帶和傳播病毒,並可經蚊卵將病毒傳給後代,通過蚊卵帶病毒過冬,使登革熱不斷髮生。帶有登革熱病毒的花蚊子叮咬人體時,即將病毒傳播給人。花蚊子和以往的主要蚊種庫蚊不同,它們不僅在夜間吸血,還有白天吸血的習慣。它們在叮咬人體時通常一邊吸血,一邊把自己的唾液注入人體內,登革熱病毒也隨之注入人的體內。

花蚊子吸血時常不是一次吸飽,而是東叮一下,西叮一下地間斷吸血,這樣就增加了傳播疾病的危險。花蚊子不僅可傳播登革熱,近年來流行的基孔肯雅和引起巴西小頭寨卡熱的傳播都與花蚊子有關。

花蚊子的棲息地也與其他蚊子不同。它們的棲息地常在城市,都屬於城市常駐“蚊口”。在城市中,它們有個犄角旮旯就能躲藏,有點坑窪積水就能孳生,室內盆罐、花瓶、廚房及浴室的積水裏,室外的坑窪、樹穴、樹洞、竹筒和葉腋等積水處,都是花蚊子繁衍孳生的優良環境。所以,要消滅花蚊子,可得花不少功夫。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