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被大數據殺熟 如何避免大數據殺熟

本文已影響9.23K人 

近日,10家平台承諾不用大數據殺熟,將人們的關注再次投向大數據殺熟,大數據殺熟屢禁不止,相關法律法規也在完善當中,哪些人容易被大數據殺熟?如何避免大數據殺熟?下面本站小編就帶來介紹

哪些人容易被大數據殺熟 如何避免大數據殺熟

哪些人容易被大數據殺熟

1、高消費用户:一名復旦大學的教授在2019年,用一年的時間帶領團隊在全國多個城市實地調研,收集打車樣本。調查結果顯示,蘋果手機用户更容易被專車、優享這類更貴的車型接單,如果不是蘋果手機,則手機越貴,越容易被更貴的車型接單。

不僅是在出行方面存在價格差異,在酒旅方面也是一樣。有用户在使用攜程訂酒店時,兩台價位不同的手機,對於同一個房間,顯示的價格存在差異。經過驗證發現,3000+以上價位手機與千元機相比,價格高出100元左右。

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這類使用iPhone或高價位手機的用户被算法打上了“價格不敏感”的標籤,所以平台趁機給用户加價,或給這些用户優先推薦高消費服務。

2、活躍用户:隨着技術的進步,平台利用大數據算法,對不同的消費用户展示出不同的消費價格。正常情況下,平台上那些重複購買的用户,往往很少去“比價”,屬於對平台信任感更強的人羣,有的互聯網平台會針對這種用户進行“殺熟”。

2018年3月,經常使用某旅行網站預訂酒店的網友“廖師傅廖師傅”發現,他預訂的房間價格在380-400元之間,但很少用該軟件的朋友查詢到的同一房間價格僅300元。

3、會員用户:充會員本想是可以得到更大的優惠,結果有時也會大相徑庭,各平台的會員就像一種契約,意味着消費者會高頻消費,平台則給予各種“增值服務”作為回報,而令人想不到的是,有時會員用户會比非會員用户承擔更高的價格。

哪些人容易被大數據殺熟 如何避免大數據殺熟 第2張

“殺熟”的形式多樣,主要有三種表現:

一是根據用户使用的設備不同而差別定價,比如針對蘋果用户與安卓用户制定的價格不同;

二是根據用户消費時所處的場所不同而差別定價,比如對距離商場遠的用户制定的價格更高;

三是根據用户消費頻率的不同而差別定價,一般來説,消費頻率越高的用户對價格承受能力也越強。

如何避免大數據殺熟

實用户也可以通過一些有效的“反抗手段”來保護自己。首先,在選擇品牌商家進行消費時,要對商家進行市場口碑的背景調查。對大數據“殺熟”的概念要有所警覺,一旦知道某平台存在“殺熟”現象,就應減少使用頻次。其次用户應多關注公開性價格信息,如有的商品屬於非公開、非固定價格類的,就需要警惕“殺熟”風險。

此外,用户還可以通過以不登錄的狀態,或者不同的瀏覽器、不同的手機終端,到某個網站搜索某個特定的商品,記下報價,並進行比價,時刻做到“貨比三家”。

哪些人容易被大數據殺熟 如何避免大數據殺熟 第3張

以上就是有關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繼續關注。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