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辜受害新生兒性病 無辜受害寶寶性病

本文已影響2.45W人 

性病,原本是指以性行爲爲主要傳播方式的一類傳染病。因此,人們常常會把性病與性行爲掛上鉤。也許,人們無法想像,將新生兒與性行爲聯繫在一起,然而,新生兒患性病,卻不是天方夜譚。

無辜受害新生兒性病 無辜受害寶寶性病

究其原因,新生兒來到人世,之所以會患各種各樣的性病,只能怪患病的母親,得了性病未及時治療,通過母嬰垂直傳播,使其成爲一個無辜的受害者。

母嬰垂直傳播是性病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據報道,我國兒童性病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趨勢,除與患病父母的密切接觸,造成間接傳染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在胎兒期和新生兒期,性病通過母嬰垂直傳播。

母嬰垂直傳播,包括宮內傳播、分娩傳播和產後傳播三種方式。

宮內傳播是指在子宮內,母體循環血中的病原體,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或胎兒吸入了被病原體感染的羊水;分娩傳播是在分娩過程中,嬰兒通過產道時,吸入或接觸了被病原體感染的分泌物;產後傳播則是在產後,新生兒吸入或接觸了患病母親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唾液、乳汁、尿液、糞便等)後受到感染。

母嬰垂直傳播的性病,一方面,會影響胎兒發育,引起流產、死產、早產。另一方面,即使是成活嬰兒,染上性病的概率也很高,使孩子無辜地遭受極大的摧殘。

梅毒

據統計,早期梅毒孕婦未經治療,將梅毒螺旋體傳給胎兒的概率可達70%~100%。母親身體內的梅毒螺旋體,由血液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感染胎兒,即胎傳梅毒或稱先天性梅毒。根據被感染胎兒發病的早晚,先天性梅毒可分爲早發性和晚發性。

早發性先天性梅毒,是指在兩歲以內發病。螺旋體在胎兒組織和胎盤組織中大量繁殖,可引起流產、死胎或早產。僥倖逃過死亡出生的新生兒,往往生下來時就像一個小老人(多皺紋),且重度營養不良。皮膚可形成廣泛的大皰、大片剝脫性皮炎及梅毒疹。梅毒疹好發於手掌、脣和口、肛門、外陰等處,常融合成片,表面潮溼或有皮屑,侵犯皮膚較深,愈後,在口周、肛周留下放射狀裂紋。除皮膚病變外,內臟如肺、肝、脾、胰和骨等,均可出現梅毒引起的病變,嚴重地影響了幼兒的健康和發育。

晚發性先天性梅毒,一般在兩歲以後發病。患兒發育不良,智力低下。除皮膚有梅毒疹外,可出現間質性角膜炎、神經性耳聾及鋸齒形門牙,並有骨膜炎和馬鞍鼻等,內臟也有類似後天性梅毒晚期的病變。部分病人無明顯臨牀症狀,血清學檢查持續陽性。

淋病

淋病,是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炎症,是最常見的性病。若產婦患有淋菌性宮頸炎、陰道炎,在分娩過程中,胎兒受到陰道內帶菌的分泌物污染,可發生淋球菌性結膜炎,俗稱"膿漏眼"。通常,在出生後2~4天內,患兒雙眼同時發病,病情發展非常迅速,患兒出現怕光、流淚、眼皮和結膜高度水腫,大量膿性分泌物從眼裂中不斷流出,睜眼困難,繼而引起角膜混濁。幾天後,嚴重者出現角膜潰瘍、穿孔,最後導致雙目失明。少數病例細菌入血,還可引起淋球菌性敗血症及全身其他部位的化膿性病變。

女嬰也可能患淋菌性外陰炎或陰道炎,主要是間接感染所致,新生兒或嬰兒與母親同牀,同盆洗澡或共用被褥、毛巾等而致感染。症狀主要表現爲外陰紅腫,排尿時哭鬧,陰道流出黃白色膿性分泌物,有時伴發燒、拒奶等全身症狀,通過分泌物的淋菌鏡檢或培養,即可確診。

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所致。

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婦,可通過胎盤,或分娩時通過產道或在產後通過哺乳,將病毒傳染給嬰兒。據報道,兒童艾滋病病例中,75%系由母嬰垂直傳播所致。感染HIV的孕婦生下的嬰兒,30%~50%感染了HIV。

母嬰垂直傳播HIV的新生兒,艾滋病潛伏期短,發病急,進展快,病死率比成人更高。也可出現艾滋病相關綜合徵,如發熱、乏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慢性腹瀉等全身症狀,並伴有全身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等,之後,合併條件性感染和惡性腫瘤,最終死亡。約75%的新生兒,在出生後的3個月內死亡。出生後12個月內發病的嬰兒,95%將在3歲以前死亡。原因可能是,年齡小者機體代謝旺盛,隨着被感染細胞增殖,HIV的激活和複製加快,對機體的免疫系統破壞也就更快。

尖銳溼疣

尖銳溼疣,是由乳頭狀瘤病毒(主要是6型和11型)引起的性傳播疾病,很常見。女性感染後,病變常在陰蒂、陰脣、會陰部及肛門周圍的皮膚。初起時,爲小而尖的突起,逐漸擴大,形成淡紅或暗紅色、質軟的疣狀顆粒,進一步發展成表面凹凸不平的乳頭狀或菜花狀腫物。在分娩過程中,新生兒可受傳染,發生嬰兒尖銳溼疣或喉乳頭狀瘤。流行病學資料表明,尖銳溼疣與生殖器癌之間有密切關聯,經過一段時間後,少數生殖器及肛周的尖銳溼疣,出現並發展爲原位癌或鱗狀細胞癌,特別是宮頸癌,這些均已被病理檢查所證實。

病毒性肝炎

乙肝病毒侵入人體後,定位於肝細胞內。複製的病毒由肝細胞釋放,進入血循環,並隨唾液、乳汁、膽汁、汗液、羊水、精液、陰道分泌物、月經血或胎盤排出。

肝炎孕婦的病毒可直接通過胎盤,引起胎兒感染;或在分娩過程中,胎兒接觸、吸入或吞嚥母體的血液、羊水,或由胎兒皮膚破損處進入胎兒體內,造成感染;或在胎兒出生後,肝炎產婦的乳汁、唾液、尿、糞和汗液內有肝炎病毒,可通過直接接觸或哺乳,傳給新生兒。

據報道,妊娠期病毒性肝炎,子代感染率約爲25%~40%。圍產期感染的嬰兒,85%~90%將轉爲慢性病毒攜帶者。

支原體感染

支原體是非淋病性尿道炎的性病病原體之一。其感染途徑主要是性接觸傳播。婦女孕期感染,支原體先隨血液到達胎盤,引起胎盤病變,然後傳給胎兒,可導致流產、早產、胎兒發育遲緩、胎膜早破等;分娩時,亦可經產道傳染給新生兒,引起新生兒發熱、肺炎等。

沙眼衣原體感染

沙眼衣原體所引起的生殖道感染,近十餘年來,在西方國家已成爲最常見的性病之一。臨牀上,以引起宮頸內膜炎最常見。當孕婦患有沙眼衣原體感染時,胎兒經陰道娩出時受感染,發生沙眼衣原體結膜炎及衣原體肺炎。一般在產後四天至兩週內發病。開始兩眼充血,眼瞼輕度腫脹,幾天後,兩眼有黏液膿性分泌物,眼睛怕光,不願睜眼。

既然新生兒性病是源於其患病的母親,因此,杜絕新生兒性病與母嬰傳播,關鍵就在於父母。

作爲父母,夫婦雙方應潔身自愛,注意個人衛生,防止感染性病。懷孕前,夫婦雙方最好先到醫院檢查身體,包括性病檢查項目。患有性病的父母不可諱疾忌醫,更不可疏忽大意,一定要等性病治癒後,再懷孕生子。

妊娠三個月前到醫院檢查,建議增加性病檢查項目,以便及時發現妊娠期的性病感染,一旦發現,須儘快進行正規治療,避免併發症、後遺症的發生。例如,患梅毒的婦女,若在妊娠期頭三個月,及時進行抗毒治療,就可以使胎兒免受感染。

懷孕婦女發現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攜帶乙型肝炎病毒後,需繼續妊娠時,應採取措施,以保護新生兒。如在分娩過程中,應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避免嬰兒吸入羊水、血液和其他分泌物,以減少感染的機會。加強預防接種,產後,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和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兒不宜母乳餵養。有條件時,最好母嬰分開,由健康人餵養,這樣,可避免嬰兒感染致病。

曾患性病的孕婦,妊娠期更要注意檢查性病是否徹底治癒。產後,仔細檢查新生兒有無染上性病,必要時做預防性治療。嬰兒從母親處感染了梅毒、淋病等多種性病,只要及早發現和治療,一般是可以治好的。

目前,由於艾滋病的治療仍未找到有效的方法,因此,無論是染上艾滋病病毒的母親還是嬰兒,都是難以治癒的。作爲艾滋病患者,是不宜懷孕的,對已懷孕者,應動員其終止妊娠。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