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治療慢性腹瀉

本文已影響1.79W人 

想要選擇中醫治療慢性腹瀉時,首先可以辨證服用中藥止瀉,如三仁湯加減、補中益氣湯加減、理中湯合四神丸加減等;其次可以選擇艾灸止瀉,如艾灸神闕穴、足三裏穴等;另外,穴位按摩也能止瀉,如按摩足三裏穴、中脘穴、天樞穴等。

中醫如何治療慢性腹瀉

腹瀉根據病程的長短可以分爲急性腹瀉和慢性腹瀉,一般病程達到兩個月以上時,就是慢性腹瀉。患病時常會有大便稀溏、排便次數增加、腹痛、渾身無力、食慾減退等症狀。中醫認爲這種疾病與感受外邪、飲食所傷、情志失調、命門火衰等有關係,可以辨證治療。那麼,中醫如何治療慢性腹瀉呢?
  一、中藥止瀉
  1.三仁湯加減
  這是用杏仁、半夏、生薏苡仁、白通草、白蔻仁等多種藥物成分組成,可以清化溼熱、宣暢氣機。如果是腸道溼熱引起的慢性腹瀉,伴隨着腹痛腹瀉、裏急後重、肛門灼熱等症狀時,服用這種方劑能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2.補中益氣湯加減
  這種中藥方劑是用黨蔘、白朮、茯苓、炙甘草、黃芪、當歸等中藥組成,可以益氣補中、健脾助化。如果因爲脾胃虛弱引起慢性腹瀉,伴隨着食慾不振、疲倦無力、大便稀溏、腹部脹滿等症狀時,可以服用這種中藥方劑辯證治療。
  3、理中湯合四神丸加減
  如果是脾腎陽虛型的慢性腹瀉,常會出現典型的五更瀉,每天清晨會有腹瀉症狀。此時不妨應用黨蔘、炒白朮、炙黃芪、烏梅、川斷、補骨脂等中藥製成理中湯合四神丸加減溫養脾腎,改善腹瀉症狀。
 二、艾灸止瀉
  因爲艾灸可以溫補中氣,改善腸道蠕動,所以選擇合適的穴位進行艾灸,也可以達到治療慢性腹瀉的作用。如果是虛寒性慢性腹瀉,可以把點燃的艾條靠近神闕穴、足三裏穴進行艾灸,就可以起到止瀉作用;如果是脾虛導致的慢性腹瀉,可以選擇陰陵泉穴、下巨虛穴進行艾灸,溫中止瀉;如果是因爲腎陽虛導致的五更瀉,可以對命門穴、關元穴進行艾灸,溫腎止瀉。
  三、穴位按摩止瀉
  中醫認爲慢性腹瀉是因爲脾胃功能失調引起,如果能對足三裏穴、關元穴、中脘穴、天樞穴等穴位進行按摩,可以起到補脾益氣、除溼止瀉的作用,也可以促使慢性腹瀉症狀儘快緩解。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